苦丁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棋盘山和谐发展的典型样本 [复制链接]

1#

棋盘山 和谐发展的典型样本


作为一个城市的观察者,很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读懂经济这盘棋。不过,如果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这盘棋上,有人未落一子,又当如何解读?


又近岁末。收官之际,盘点时刻。一直等待中的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下称棋盘山)2010年第一宗土地出让,终究没有落槌。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因为中国城市土地供应总量的稀缺性和体制的特殊性,近十年来,域内地块出让的消息,近乎城区经济发展晴雨表。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判断,今年棋盘山的经济发展状况着实令人迷惑。


然而,一个显著的事实却是:尽管今年棋盘山没有出售一块土地,但来这里看地选地的人络绎不绝,而该区搬迁村屯、整理土地的步伐也一直在加速进行。


与此同时,棋盘山的成绩单也很抢眼。作为一个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的开发区,“十一五”期间,棋盘山地区生产总值124.41亿元,年均增长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5亿元,年均增长23%;完成财*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年均增长38%。


经济这盘棋下得如此顺手,棋盘山却在布局的时段选择历时一年的“长考”,意在何处?


生态无价


203平方公里的棋盘山开发区,雄居沈阳东北,“生态立区”发展理念的毫不动摇,为这座以工业“安身立命”的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一种与同城兄弟一起谋求和谐发展的理念。


纵贯东北地区东部的长白山山脉,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至千山山脉老铁山,南北长约1300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在平原多、山脉少的沈阳域内,棋盘山是长白山脉南向大海偶然挥手的慷慨馈赠。


棋盘山风景区以“三山一水”为主体。所谓“三山”,即辉山、棋盘山和大洋山,“一水”指秀湖。早在明朝初年,《明一统志》就将棋盘山作为辽东地区的名山大川,列入其中;及至清朝,海拔265.9米的辉山,又凭借“辉山晴雪”一胜,跻身“盛京八景”。


对于素有“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来说,棋盘山以其森林茂盛、溪水纵横的原生态,天然承担着“城市绿肺”的生态功能和提升沈阳城市形象的社会功能。


如果运用森林生态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对棋盘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2008年一组公开发表的数据表明,仅棋盘山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创造的价值为7568万元、涵养水源价值为18483万元、水土保持价值为436万元、对污染物的降解价值为7645万元。超过3.1亿元的服务功能总价值,加上69平方公里的森林覆盖,13平方公里的水域,兼有世博园、秀湖、森林公园、鸟岛四大景区以及空气中负氧离子数每立方厘米738个等等这些无价的生态效益,共同构成了棋盘山“生态立区”基本发展理念的基石。


从2006年棋盘山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开始,“十一五”这五年,棋盘山没有一天,背离过“生态立区”的原则。而在即将开始的“十二五”,棋盘山为保护好域内的青山绿水,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保护规划:


第一,严格限制开发区域,坚持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立区的理念,实施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合理划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一类功能区实施严格保护,二类功能区实施保护性利用,三类功能区实施引导性开发,四类功能区实施合理开发利用,有效实施规划控制。


第二,对森林实施严格保护,科学布局绿地、公园、湿地等生态涵养系统,实施主干路两侧绿化、美化工程,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廊道。


第三,对区内水系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景观优化提升,规划水域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提升浑河沿岸景观,重点打造滨水生态旅游景观带,实施蒲河流域景观改造,改善秀湖生态环境;对泗水河、满堂河、旧站河实施河道整治工程,通过多级蓄水,有效提升水体景观效果。


棋盘山“生态立区”的目标是:到2015年,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70%,污水处理率达到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蒲河、满堂河、旧站河、秀湖地表水达到国家III类标准。


棋盘山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立区”发展理念,对沈阳整体生态环境自主自愿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一种与同城兄弟共同谋求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


“十一五”成绩单


对于一个以生态保障为主要功能的经济区来说,棋盘山选择自身经济发展战略可回旋的余地非常小。只有以“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自己的优势劣势,从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角度去遴选突破口,才能创造成就。


在一个工业重镇,棋盘山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元出现,实属另类。这里除了良辰美景,不允许工业的存在,没有强大的金融业,缺少高校和给力的研究机构,缺少强大的土地供给能力,甚至就连广阔的农田基础也不具备……事实上,对于一个以生态保障为主要功能的经济区来说,当棋盘山眼光向内,开始选择自身经济发展战略时,可回旋的余地非常小。


与其他城区努力发展主业、创造财富的路径不同,“十一五”开局前后,棋盘山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如何力推主业发展,而是如何寻找并确立主业。


旅游是棋盘山的拿手好戏,就从这里起步吧。五年来,棋盘山依托于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提高旅游景区品位和挖掘内涵为主,突出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开发建设了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旅游景区(点),打造棋盘山旅游精品工程。沈阳世博园被评定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棋盘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清福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再加上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关东影视城、盛京高尔夫俱乐部、鸟岛与花果山神秘谷、中华饮食博物馆、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等景点,一道构成了沈阳东部*金旅游线。


五年来,通过举办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盛京灯会、关东庙会、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2007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2008奥林匹克文化展示会、2008中国沈阳世界报道摄影节、2009及2010世界多媒体与互闻峰会,2010沈阳棋盘山秀湖摇滚音乐节,逐步打造棋盘山“节与会”的旅游品牌,提升了棋盘山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1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9亿元,年均增长20%。


文化产业成了棋盘山选定的另一个主业,开始起步。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后,棋盘山开始发展多元文化产业,以清福陵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品牌,以秀湖景区、森林公园为依托打造生态文化品牌,以关东影视城为依托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以国际创意谷、中南卡通城为依托打造创意文化品牌。


健康科技产业,是棋盘山的另一种收获。五年来,围绕泗水科技城的建设,棋盘山先后支持创建“中国眼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引进了东软健康服务产业园、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发中心、国家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北方中心、眼科医药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上海新生源公共技术服务转化平台等41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约23亿元。在眼科学等健康科技产业领域,科技城已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展开国际合作。


只有以“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自己的优势劣势,从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角度去遴选突破口,才能创造成就。文化、旅游、健康科技等三大产业逐步成为棋盘山主导产业,符合“生态立区”的整体战略要求,也符合“和谐发展”的要求。


和而不同


作为沈阳城市的后花园,“生态立区”的棋盘山完全能够与其他兄弟区县从容不迫地和睦相处。然而,在产业结构的选择上,棋盘山既不能随便附和,又不能跟随其他区县的经济发展思路,谋求超越。想要发展,必须另辟蹊径、和而不同。


中国古代即推崇“和谐”的理念。《管子 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这里的和谐,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指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古人和谐的第二层意思,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事实上,古人对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也有客观的认识,并从这个意义上提出“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论语 子路》上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一句直译过来就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010年,棋盘山对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谨守“和谐”的上述三个层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进而厘清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理念,努力将棋盘山开发区打造成沈阳市重点生态保护区;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城区与城区发展路径和谐”基础上,追求“和而不同”,把棋盘山下一个五年发展目标确定为建设旅游产业聚集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健康科技产业创新区和绿色宜居宜商区。


和而不同,把棋盘山的战略选择放在全国以及地方发展的大棋盘上来看,棋盘山“四大发展方向”也确有坚实的调研结论做支撑:


2009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9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比重约为3.85%,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生态文化旅游、商务休闲旅游成为新时尚;


城镇居民非物质消费越来越多,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需求转型,居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交通通讯、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保健养生消费需求上升,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


健康科技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国家发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策》,为积极引进资金人才、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和加强专利保护,加速健康科技产业发展步伐,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


在此基础上,棋盘山重点规划了“绿廊、银带、四园区”,形成大“L”形发展骨架,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实现“四园区”协调联动,同步发展。这其中,“绿廊”即以延伸到森林公园、纵贯南北的沈棋路为中轴,沿线两侧确定控制范围,严格实施生态保护,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景观走廊;“银带”即沿浑河流经棋盘山开发区13.4公里水系,形成横贯东西的发展轴线,打造滨水生态休闲景观带;“四园区”即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健康科技区和绿色宜居区。


为了达成“十二五”的发展总目标,棋盘山的空间布局也顺势调整为:旅游休闲区,以秀湖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文化创意区,以国际创意谷、中南卡通城、世博园等为核心,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健康科技区,以泗水科技城为核心,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绿色宜居区,以沈抚新城高坎生态经济区为核心,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同时,以横穿区境的集锡高速公路为分界线,以北重点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在修复保护中适度开发;南部加快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大生态修复保护力度,实现修复保护与城市化的辩证统一。


内在和谐


棋盘山在“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不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兼顾区与区、人与人和谐,在域内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上,更讲究自我内部的和谐。四大产业间相互推动、相互借鉴、协调发展的产业驱动模式,充分体现了棋盘山管理者“自我和谐”的内在格局。


所谓和谐发展,就是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身控制规律,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生物圈稳定和繁荣。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前不久,沈阳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出台,表明了沈阳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决心。


棋盘山是我国仅有的四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做好文化产业不仅是开发区的分内之事,也是沈阳文化产业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棋盘山又有着先天的生态资本和极为丰厚的旅游资源: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博园,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棋盘山景区和福陵,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以如此重头的旅游产品集中打造出的棋盘山集群式旅游基地,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旅游范例。


旅游与文化自古密不可分,二者既相互包容又相互渗透。旅游产业中最核心、最本质、最能体现精神实质的要素也正是文化。棋盘山旅游产业依托于生态文化、山水文化、园林文化、森林文化、皇家文化、满族文化等文化类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和文化内容,这本身就是生成文化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优势。同时,通过对鸟岛、关东影视城、向阳寺等景点的建设或修复,彰显出林鸟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积极扶持奥特莱斯、万国酒堡、中华饮食博物馆、红太阳红色革命根据地等项目,彰显出商业文化、红酒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通过景观地产的引进,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庭院文化等。


旅游与娱乐、健康、商业产业的关联、延伸关系,让棋盘山最终选定做大做强休闲娱乐、健康科技和高端商业产业;而文化与人文、居住环境的天然联系,又让棋盘山在下一个五年发展周期中,将出版传媒、创意动漫和生态宜居圈定为核心产业。


今年,棋盘山在既有产业的基础上,明确未来五年要按国际水准和现代化的标准,进一步深化和实施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优化重点发展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营造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科技、绿色宜居产业集群。旅游休闲产业要以秀湖景区和森林公园为依托,全力推进温泉谷、十二届全运会服务基地、希尔顿五星级酒店、中国书法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做优沈棋路绿色生态景观走廊和浑河滨水休闲旅游景观带。文化创意产业要以国际创意谷、中南卡通城为依托,加快推进辽宁出版传媒产业园、国际葡萄酒堡暨酒堡文化博览产业园、家庭视频游戏机等项目。健康科技产业要以泗水科技城为依托,着力规划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东软数字化健康产业基地项目。绿色宜居产业要以沈抚新城高坎生态经济区为依托,加快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


在社会事业上,“十二五”的棋盘山强调“人与人和谐”:总人口控制在10万人,5年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城镇化水平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89万元,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在生态建设方面,推动低碳节能减排达到国家标准和要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率达到100%,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指数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农村和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单位GDP综合能耗0.32吨标煤/万元。到2015年,域内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河流湖泊水质进一步提升,城乡整体环境质量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趋于平衡。


棋盘山以大L形发展骨架构筑产业布局,提出绿廊、银带、四园区的发展理念,符合和谐发展理论的要求;尤其是四大产业之间相互推动、相互借鉴、协调发展的产业驱动模式,强调公平和正义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棋盘山管理者“自我和谐”的发展格局,这种格局,将把棋盘山真正引向宜游、宜文、宜业、宜居的幸福之所、快乐之域。 刘长杰 通讯员 段浩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