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信息 想不到的艺术
本报讯(李洋实习生石滢琪)以信息为原料,也可以创作出艺术?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你可能想象不到,信息艺术还非常好看。
29日起至10月14日,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专题展,“智慧城市”——国际信息设计展将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14个国家、50个设计师事务所与数字研究机构、实验室的84件信息设计作品将带领人们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把信息可视化,是信息艺术最基本的创作手段。也就是将大把大把的数据用多媒体、互动、视觉化等手段展示出来。让这些信息从枯燥的表格和文字,变成一个个直观的图画或视频。
本次展览的主打作品《智慧北京》展示了最基本的信息可视化成果。在一个巨大的屏幕前,参观者通过触控笔点击一本小册子上的“通州区”,大屏幕上就会显示出通州区的地图以及人口总数、男女比例、失业率等基本信息。如果点击“电影院”,再挑选自己喜欢的区域画一个圈,这个区域所有电影院都会显示出来,电影院的地址、电话、座位数等基本信息也都出现在屏幕上。这个作品可以显示文化设施、交通等几大类别的信息。由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的协同创新实验室、奥地利AEC电子艺术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共同完成。
要想看更复杂的作品,可以欣赏一下《实时新加坡》,这个系列作品中的“雨天打车”动态图,已经在新加坡应用。它可以实时监测新加坡的降水量与出租车的数量,并将两项数据同时反映在一张地图上。这样,就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在雨天更好地匹配出租车供需。这个系列中的“等时地图”,也已经应用起来。它可以准确告诉你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要的真实时间。除了考虑行程路线等常规问题,通过收集实时数据,这一应用能够精确计算由于堵车、意外事故、工作日与休息日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
昨天下午,此次展览的设计者们还相聚高端论坛,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并就设计创新如何优化城市规划、交通、通讯、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