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横穿余庆县境中部,其支流小乌江、余庆河、敖溪河、仙峰河、老林河等河谷幽深。县境内有狮子山、横旦山、中华山、梦莪山、八龙山、九龙山等大山构成了绵延险峻,气势磅礴的地貌脊梁;清康熙余庆知县蒋深在诗中用“万点蛮山”描述余庆地貌一点不过。“望山牛不走,见面累死狗”也是余庆地貌的真实写照。
据民国《余庆县志》载,年前,余庆是贵州48个不通机动车的县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仅用了四五十年时间,余庆就完成了“一纵三横六联线”骨干乡镇公路建设和升级改造。党的十八大后,余庆公路再次华丽转身,组组通水泥路,余凯、江安、道安三条高速公路已于年通车。遵余、湄石高速年底即将建成,德余高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曾经的万点蛮山,如今已是“高速镇镇通,公路组组通,轿车户户进”的交通平原。
狮山路茶陇似碧浪
狮山村是余庆的地势最高的村,人们戏称余庆“西藏”。
春雨后的清晨,狮山上的公路如同腾空的巨龙,翻滚在绵亘百里的苍山云海间。虽然水泥公路外边设有护栏,我仍然担心车的制动能力,因路边是乌江峡谷,是大银山,是老林河,是悬崖峭壁,是万丈深渊。向导看我驾车有点紧张,急忙安慰并提醒说:“别怕,这些茶山公路全是按国家组组通标准修建的,安全防滑,你尽管放心的驾驶,但是,坡陡弯急,速度要放慢点,要多鸣喇叭,路上摩托车多,面包车和轿车也不少。”
穿越时空
碧浪似的茶陇在大雾中若隐若现,车在茶海里盘旋。我两眼盯着蜿蜒曲折的水泥路,心里不由自主地赞叹着这些年的乡村公路的发展速度。
据狮山村的一位老人说:10多年前,狮山有点公路都是泥路,只有农用车在晴天才能行驶。要是下雨,车就爬不上狮子场了,上下狮子场都得行走。赶一次场要花一整天时间,卖出买进全靠肩挑背磨。如果要去卖猪儿粮食之类,天麻麻亮就得出门,月亮上山了才回家。山高路远,年轻人不好找媳妇。到了打工年代,年轻人都不愿在家里干活,都想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小孩读书路又远,刮风下雨无法能上下学,挣到钱的人把小孩接到城里去了,留在家中的多数是老人。
通组公路与高速穿插而过
要想富,先修路。县里没少在修狮山路下功夫。“四在农家”三通五改通组,“一事一议”村组路,小康建设连户路,产业发展茶山路、养殖路等公路一批一拔地先后建成,狮山上的59个村民组公路毛细血管已全面打通,感觉整个狮山公路就像一张若大的蜘蛛网,把所有村寨、茶山、果园、养殖场全织在了一张网上。1万多亩茶园、6家茶叶加工厂、72个养殖大户等等,悄然如雨后春笋,已带动多户多人口脱贫。如今,环绕狮山半山的湄石即将建成通车,届时,山上的特产将搭上高速巨龙飞出大山,飞向世界。
花山万里路先行
也许你会说,狮山是高山贫困村,是政府的面子工程,不足为奇。或者说,那是因为狮子山有茶场,亦或说那里可能要开发老林河景区……其实,只要去余庆的任何一个村寨走一转,就会觉得原来你的想法是多余的。
花山乡的回龙村和万里村应该是余庆较早通村组公路的村。早在构皮滩电站刚要峻工那几年就通车了。那几年,我常带文人墨客采风,观贵州第一大湖,看红军曾侦查和寻找过江的平江渡、梁家渡、马骡渡、沿江渡、毛栗坡渡。去年秋,我听说毛粟坡渡有几百亩红军橘特别好吃,甜中微酸,很有橘香本味。我慕名而去。从花山到飞龙寨公路途中分岔进入毛粟坡附近村寨,亮恍恍的水泥路蜿蜒如带,连结着各村各寨,户户都可开车进家。在毛栗坡橘林里穿行的公路有如飘飞在飞龙湖岸的银色飘带,人行路上,倒影水中,碧波荡漾,飘然若仙。
深山古寨高速飞
顺着花山乡的环乡村组路前行,沿途满眼是绿茶、黄茶、白茶、苦丁茶和果园种植基地。走进罗家寨,30几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可开轿车进院落,寨子前还有道瓮高速飞驰而过,罗家塞已是人们寻找乡愁的好去处。
今天的万里村、花山村还是道安、遵余高速公路的交通枢纽,飞龙湖服务区、飞龙湖落地互通、港口落地互通、构皮滩落地互通就坐落在两境内。
家乡蝶变看公路
一个人无论你走多远,心始终都牵挂着家乡的亲人和家乡的变化。我的老家在白泥镇桂花九龙塘。九龙塘坐落在方园不到3公里的丘陵坝子的中央,群山环抱,一条弯弯的小河从家乡蜿蜒流过。如果没有记错,大约在年以前老家桂花是不通公路的,特别是坐落坝子上的龙塘和邻近寨上的人要去集镇办事,出门就得爬坡。那时,去县城、龙溪或小腮,出门就爬坡,要翻山越岭走三四个小时。
万点蛮岭盘山路
记得那是年,说桂花洞沟有磷矿。没几天,洞沟轿顶山一带万炮雷鸣,人山人海,几个月后就修通了拉矿的公路。不过,公路仅供大车拉磷矿,对龙塘坝子上的人来说,那几乎是修的天路,可望而不可及。
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多。一天,一个爆炸性消息回荡在桂花村上空:“要修两河口电站啦!”“还要从小腮修条公路到两河口电站!”桂花人心里万分激动。那时间,这两条新闻几乎成了桂花村茶后饭余的必说话题,人们几乎都在想象着桂花通公路后的美好未来,想象着电站修好后家家户户用上电灯后到处亮华华的美好情景。记得在放学路上,明明看到“正在施工,禁止通行”的指示牌,却偏要去感受和攀爬那些松岩松坎的毛坯子公路,大人吼都吼不住。
公路往我家门前过
很快,路修通了。我家也变成“门前公路通车马,屋后山高引凤凰”的良宅。
本世纪以来,老家公路不断延伸,两河口至刘家湾接哨溪,龙塘连榨溪,榨溪接矿山路,连河滨等等,无处不通。前几年,全县又在搞组组通,不管山有多高,坡有多陡,谷有多深。公路都要修进寨,车都要开进家门。而且还把通村通组公路按4.5米以上宽度,18厘米的厚度扩建硬化,每公里内还设3至5个会车段。现在到桂花村办事或走亲访友,再也不必为行车和会车烦恼,再不愁找不到掉头的地方,再也不会让你走回头路。今天的桂花村出口处又在热火朝天地修建遵余、德余高速。
路修好了,致富龙头企业进村了。生态旅游休闲园、泰农生态公司、苦丁茶生产基地,养猪场、养鱼塘等成了桂花村的名片,村民们不再为交通致贫而苦恼了。
持续脱贫在高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天的余庆赶上了贵州高速公路“县县通”三年大会战、赶上了贵州“网”加密高速规划建设的好机遇,六条高速使余庆成了黔中枢纽。
从余庆县城上江安、贵瓮高速直达贵阳市区,只需要1个半时,到邻县石阡县城由之前2小时缩段至30分钟,到瓮安县城由之前1小时缩短至40分钟,到梵净山旅游风景区从过去的一天路程缩短为只须1个半小时。余庆北大门的龙家、松烟、关兴等镇出入也只有2公里左右。敖溪、大乌江集镇至高速出入口也只有10余公里。遵余、湄石高速通车后,余庆到遵义市区、遵义机场仅有余公里,极大地缩短了余庆与重庆、成都、长沙等周边中心城市的距离。
脱贫通组路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江安高速未通之前,去贵阳开会和办事费时又费事。在贵阳开半天会,至少要在贵阳住宿一夜,往返要花上两天时间。开一天会则需要在贵阳住两夜,往返需要三天时间。现在不管是半天会、一天会,完全可以当天往返。可以说,多数余庆人不曾想过,如今去省会的交通变得如此的方便和快捷。
一位湖南邵阳在余庆经营瓷砖的老板说:“在江安高速未通车前,他家送地板至石阡聚凤,或者黄平纸房,只能走县道、乡道,弯多路陡,车辆难行,往往需要行驶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现在只需20几分钟,真是太方便,太节省时了!”
余庆有家牦牛肉餐馆,一日在那里就餐,笔者好奇地问:你的牦牛肉从哪里进货,那么新鲜?老板说:青海。笔者说:青海,哪么远,怎么运来,还要保证新鲜?老板说:每天从青海空运至贵阳,然后从贵阳当即物流到余庆。老板特别补充了一句:这得益于余庆通了高速,要是在未通高速前,想都不敢想。
昔日的天堑早已两度建桥
德余高速年建成通车后,余庆至道真、重庆等向的城市就更近,更便捷了。届时,余庆县城将成为渝广高速、江都高速和遵凯高速“梅花型”交通枢纽,成为地处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湘黔武陵区、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中间交通经济带。交通的迅猛发展,不仅让余庆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更成了余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顶梁支柱。
文、图/唐明强
文字编辑/彭芳蓉
视觉/实习生曹芳芳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