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切记“六忌、六宜”
文由网络素材编辑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1个节气——大暑,这意味着进入今年最热的时候了。因暑气很盛,心气比较容易亏耗,老弱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挡酷热暑湿,容易出现中暑这样的情况。在此时节,大家应该注意哪些禁忌?又该如何养生?
小编整理了大暑的“五忌”和“五宜”,供大家借鉴:
“六忌”
一忌大量饮水
天气闷热,我们就容易大量饮水,有些人甚至一口气喝一大瓶水,喝得又多又急。但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系统,还会造成我们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虽然夏季确实需要补充水分,但是过量就适得其反,对身体不利了。
二忌大量食用辛辣
大暑时节不思饮食、精神欠佳,肠胃功能也比较弱,吃辛辣食物虽然可以开胃,但多吃就容易伤及脾胃。养胃很重要,辛辣食物要少吃,降心火。
三忌大量食用油腻食物
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我们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这样供脑的血液就会减少,人就容易感到疲乏,因此,要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物。
四忌大量吃冷食、吹冷风
大暑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大量冰冻瓜果、冷饮等寒性食物。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积攒湿气,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等到冬天会引起诸多不适。除不能贪食冷食外,我们还要注意不要贪凉快。空调要少吹,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8度,在睡觉、洗澡过程中也不可贪凉。不要用冷水洗澡,睡觉的地方不宜过凉。用凉水洗澡,人体的热汗散发不出来,憋在身体中,很容易生病。用热水洗澡,洗完之后,身体排汗完成,会发现身体会舒畅很多。
五忌晨练、剧烈运动
大暑最忌讳晨练,因夏天植物的呼吸作用很强,早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晨练无宜。吃完,夏天老人在早上的血压较高,早上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大暑健身一定要讲究方法,建议在傍晚时分,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稍微出汗即可。
六忌大喜大悲
夏季雨水和炎阳交替,闷热的天气让人的心情烦躁,此时心血管的压力较大。上年纪的人,一旦情绪激动,很容易损伤心脏。因此,夏天一定要注意清净养心,控制情绪。俗语讲:心静自然凉。可以尝试音乐、画画、沉思打坐,让自己保持心境的平稳。静为躁君,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健康才能有保障。
“六宜”
一宜吃苦味食物
夏主火,火入心。“多吃苦”能清热养心。像苦瓜一类的苦味食物,可以刺激味蕾,促进食欲。苦丁茶、莲子心,则可以清心火,止疮痛。而且,对于心气虚的人,还能补心气。不过,苦瓜性凉,对于脾胃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并不适合食用,吃太多反而会引起腹泻。脾胃虚寒、久坐办公室的人也不宜吃太多苦味食物,适可而止就行。
二宜吃姜
“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宋的朱熹这样说,民谚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好,大家都知道,但不能乱吃。大暑,最宜醋泡姜:补肝升阳、不上火。
三宜补钾
夏天人排汗多,身体的无机盐大量排出体外。此时人们常常以淡盐水补充盐分,而忽略了补钾。钠钾失衡,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夏天一定要补充钾元素。喝茶、吃菠菜、吃番茄、吃红薯,都是很好补钾方式。
四宜多食优质蛋白
大暑虽然阳气旺盛,但是对人来讲却是一个“内耗”的过程。很多人“苦夏”,只吃水果蔬菜。长此以往,营养不够,很容易生病。除了果蔬之外,我们一定要吃正餐、吃谷物,出汗会损失维生素B,所以馒头米饭一定不能缺。此外,我们还需多吃瘦肉等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夏天内脏消耗很大,要少吃油脂,多吃优质蛋白食物。
五宜热水泡脚
古人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许多疾病都跟体内湿气有关系。到了夏季,人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吃大量冷饮冷食,都会导致人体内湿气过重。夏季要注意祛湿,多吃点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汤等。洗热水澡、泡脚、吃姜都是祛湿除寒的好方法。
六宜晚睡早起
中医讲:“顺四时而适寒暑”,人的作息要顺应四季轮转。夏天阳盛而阴虚,白昼时间长,要晚睡早起。晚上十一点,早上六点,是较为健康的作息。中午可以适当小憩,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晚上休息。
TO-乡厨看过来:
1、您想成为明星乡厨吗?欢迎自荐投稿!
2、您想参加厨艺大赛,与广大厨友切磋厨艺吗?您想寻求行业帮助,获得更多资源和收益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