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女子扮演孟婆,摆地摊免费送孟婆汤,没多久,就火遍全国万人排队。
喝过的人说,所谓的“孟婆汤”其实是以苦丁茶为基础,但每个人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酸甜苦辣具有。传说碗里的孟婆汤,其实就是自己一生流过的所有眼泪。
传说孟婆汤,其实就是自己一生流过的眼
一碗不知何味的孟婆汤为何会引发万人排队,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兴盛,都市压力人群渴望“重塑自我”的决心,以及痴男怨女们的情丝万缕。
孟婆汤,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一种喝了可以忘记所有烦恼记忆、所有爱恨情仇的茶汤。传说是阴曹地府中孟婆所做的神汤,让过往奈何桥投胎的各路鬼魂彻地忘记前世的一切记忆,以安心转世;做法是取人的鬼魂和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另一说,是人的泪收集煎熬成汤。
一个不以味道为卖点的餐饮现象
孟婆汤以苦丁茶为原料,可能又放了些其它作料,据喝过的人说酸甜苦辣都有,这明显是不好喝的,显然更没有什么营养。
但这孟婆汤卖的就是不好喝,卖的就是让你难以下咽。让你在痛苦中“了却”前尘往事、忘掉不好的过往、迎接全新的自己。
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不以味道和口感取胜的餐饮文化,它其实卖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结。在历经了数十年国外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无论是大唐不夜场的“不倒翁”、还是今天郑州的“孟婆汤”,背后凸显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重新进入国人的心中。
孟婆汤火爆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
一种压力释放的方式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包括最高权势者或者富豪,都有自己的心结和压力,亦或是想要忘却的过往。
压力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能力越大压力也更大。
“孟婆汤”的出现,正好给大家解决压力问题找到了一个心灵的出口,一个以中国流传千古的传说来释放压力的方式。
而且这种释放方式还带有一丝“浪漫”的气息。
年由《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都市人压力调查报告》显示,有30.24%的受调查者每天会感受到好几次压力,而有43.3%的人认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已经大到让自己吃不消。面对庞大的社会、家庭、工作压力,都市人群难免会产生轻生、厌世、试图忘记一切等等消极的心态。用自我暗示的方式开导自己,便是释压的渠道之一。
那些爱过的人,那些无法放下的事,那些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都只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走在奈何桥上那欲言又止、充盈泪水的黯然回眸间,化做缥缈云烟,淡然散去。是一世匆匆的悔恨?是阴阳永隔的遗憾?还是挥刀斩袖的决别?……都已然不再重要了。因为在饮过这孟婆汤后,一切都已淡然。
——引自百度百科
放下过往,面对新生
一千种荡气回肠的千古传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孟婆汤有无数个传说,也铸就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爱情则是全世界永恒的主题。那些求而不得、阴差阳错、生死离别的故事里,孟婆汤或许是给读者最后的一丝慰藉。
但也有美好的故事,喝了孟婆汤后逆袭成功,重新再来的励志传说。
也正是这无数的千古传说,早就了今天“孟婆汤”的火爆。人们在喝孟婆汤的同时,也在品味那些千年的过往。
千百年来无数的传说充盈着中华传统文化
三途河道路漫长,奈何桥上尽断肠。有酒须饮何俱醉,举杯痴望魂归月。笑问孟婆汤剩否,一斛斟满三两三。空谈霸业末完处,一尺清流润浅滩。
说在最后的话
任何事物的出现,存在即合理,大家先不要急着去否定它的价值。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乏对新生事物的恐惧。
从智能手机问世大家惊呼“低头族”误国误民,到现在手机改变办事效率、资讯获取和支付便利;
从“网红直播”现象大家说娱乐误国,到现在副市长亲自直播带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从“不倒翁”小姐姐大家说无聊的人真多,到大唐不夜城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
“孟婆汤”也是如此,看似是一群无聊的人去排队凑热闹,其实背后涌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和深入人心,击中的是每个都市压力人群脆弱的内心,滋补的是人们渴望重塑自我的意志和决心。
就让孟婆汤再喝一会吧,如果是你,你也愿意“尝一尝”这不知何味的孟婆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