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养肝、清肝火,夏枯草堪称“神器”!夏枯草是一味著名的中药药材,主要生长在湿地草丛、路旁,我们可能会经常在湿地草丛中看到过它,但可能你不一定认识。夏枯草在中药药材中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的养肝功效。夏枯草可以清火明目,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作用。其为清肝、护肝“圣药”。而春季正是养肝的最佳时节,也是人们肝火最旺的季节。如果大家经常出现眼部干涩、眼白较黄、容易冲动急躁的情况,可以适量的服用一些夏枯草进行缓解。那么夏枯草还有那些功效,具体如何食用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夏枯草的功效和价值,一起来看看吧。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增强免疫力夏枯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经常食用此菜能树人体正气、健康少病、润肤、泽肤、明目、健美。抗菌消炎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降压、养肝夏枯草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能扩张血管,其所含芦丁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脆性,降低肝脂。抗菌据体外初步试验,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性味:苦辛,寒。归经:入肝、胆经。功能主治: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各家论述:《本草纲目》:“黎居士《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本草通玄》: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症,故建神功。然久用亦防伤胃,与参、术同行,方可久服无弊。摘录:《中药大辞典》夏枯草非常适合春季拿来服用降低肝火,养肝护肝,但是药物都是有药性的。错误的服用夏枯草,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产生。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夏枯草的食用禁忌,一起来看看。1、通过实验发现,气虚患者将夏枯草泡水喝之后会导致身体的不舒服症状加剧。所以,气虚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夏枯草。2、夏枯草虽然是凉茶的常见原料之一,偶尔服用有益健康,但是夏枯草也不能够长期服用,因为会加重肝脏以及肾脏的符合,导致身体出现中毒情况,这也是有些人表示自己过量服用夏枯草出现肾痛的原因。3、月经期间是不适合服用夏枯草的,这是因为夏枯草服用之后会导致月经量减少,并且内分泌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夏枯草营养价值丰富,并且养肝护肝效果好,有肝部疾病的人群或者是有火气,肝火旺的人群,都可以适量的服用一些夏枯草。并且据研究发现,夏枯草还有一定的降低血压、降低血糖的功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夏枯草的食用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凉拌夏枯草材料:夏枯草克,盐3克,味精2克,酱油3克,香油5克制作方法:1.先将夏枯草去除老、黄叶片,用清水洗净,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再用清水洗一洗,沥干水。2.把挤干水分的夏枯草切成段,直接放入干净的盘内,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香油拌匀,即可食用。功效:增强免疫力降压明目。金银花夏枯草羹材料:金银花50g,夏枯草50g,糖适量。制作方法:1.金银花洗干净。2.将本品中需要的夏枯草也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放置待用。3.然后将放放进金银花夏枯草煲40分钟。4.然后把金银花夏枯草去掉。5.最后放糖进去煮。6.片刻之后就可以喝了哦。功效:清热解毒去火夏枯草除去以上几种食用方法以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制作成夏枯草黄豆木耳凉茶、夏枯草酒、夏枯草海蜇汤、枣仁夏枯草汤、夏枯草黑豆汤等等。味道都很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