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饮食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我们知道饮食除了能充饥果腹外,还有调节情绪、调养疾病等多种作用,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将这些作用发挥出来,并且不产生危害呢?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饮食的原则。一、食饮有节,适时适量水谷是气血化生之源,饮食有度,不可失节,失节则五脏失养,气血虚弱,百病由生。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句话提到了食饮有节的两方面。其一,饮食要定时。我国传统的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部分地区是两餐),按照固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饮食水谷进入人体后,在脾、胃、大小肠等脏腑协调配合下,有条不紊的被消化、吸收并输布于全身。如果饮食不能定时,胃肠道需要长时间工作或长时间休息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其二,饮食要定量,不可过饥也不可过饱。《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饥过饱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所以,老人们常说的“吃饭七分饱”其实是非常科学的,“七分饱”既保证了基本的能量供应,又避免了过饱带来的不良影响。二、谨和五味,合理搭配五味是饮食水谷最根本的特性之一。“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五味功效各不相同,分属不同五行,又入通不同的脏腑(见下表)。《素问·生通天论篇》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指出饮食五味是五脏精气的根本。还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五味对于人体不可或缺,五味的合理搭配是保障脏腑功能正常、维持阴阳平衡的关键。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强健筋骨,更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因此必须要“谨和五味”。我们在搭配五味时,要根据脏腑功能的盛衰情况来选择,如脾虚者,可多食甘味的食材,如五谷、大枣、牛肉等;心火盛者,可多食苦味的食材,如苦瓜、苦苣、苦丁茶等。五味功效及入归五脏表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行木火土金水功效收敛燥湿缓急发散软坚五藏肝心脾肺肾三、热无灼灼,寒无沧沧《灵枢·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饮食的寒温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对于健康有重要意义。饮食的寒温包括食物冷热温度和食物性质寒温两方面。一方面,饮食之冷热能直接影响脏腑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说明饮食之冷热能直接影响到传化之腑的功能。饮食必须寒热适宜,过寒则伤脾胃阳气可能导致腹痛腹泻,过热则可导致烫伤,甚至导致诸如食管癌、胃癌等肿瘤的发生。另一方面,食材本身有寒热温凉的偏性,它们的偏性可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之偏,起到调养作用。饮食寒温的选择应当根据个体而调整,如阳虚者宜多温热食物,如生姜、羊肉、龙眼等;热盛者可多吃寒性食物,如西瓜、白菜、绿豆等。四、顺应自然,法于四时《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帝内经》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提出了顺应四时的重要原则。饮食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应该遵循季节的变化,应季而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时的物候特点,人本天地之气而生,因此,人的脏腑之气也有生、长、收、藏的变化。《内经》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说春夏的饮食要注重保养心肝之阳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如韭菜、生姜等;在秋冬时则应当注重保养肺肾之阴来适应收、藏的需要,如银耳、山药等。顺应四时可以通过吃应季食物、选择应时的四气五味搭配,调整脏腑功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法度,切不可随性而为,以免病从口入。素灵斋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