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5/12 16:59:00
种下“苦”产业收获“甜”事业“今年租地58亩,全部育种苦丁茶树苗,这些天每天都在忙着给客户送树苗,到目前已经卖出18余万株树苗,收入10余万元。”近日,笔者走进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看到15组村民覃永兵正带着村民到地里采收苦丁茶树苗,准备给客户送货上门。今年41岁的覃永兵是太平镇二溪村回龙党支部书记、15组组长、重楼种植大户,也是水富远近闻名的乡土人才。十余年来,他先后通过发展中药材重楼和苦丁茶,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种下“苦”产业收获“甜”事业种植重楼药发家又致富覃永兵年轻时,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年,覃永兵决定返乡创业,利用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山地模式,种植中药材重楼,并到周边地区考察学习种植技术。“我们当地有野生重楼,品种优良,市场价格可观。”覃永兵说出种植重楼的原因。他想办法把野生重楼种子和根茎弄到自家地里用进行繁殖,开始大量的培育和试种。由于当地土壤和气候适合重楼的生长和发育,加之覃永兵精心培育和管理技术到位,他种植的重楼越长越好。“重楼开花后结的果是种子,可以卖也可以育苗,种苗、大苗、根茎商品等都可以卖,从上到下都是宝。我坚信种植这个重楼应该有好的收益。”覃永兵如是说。覃永兵逐步扩大规模种植,还利用空闲时间外出学习考察种植经验,并带动了周边村民一起种植发展重楼。他毫无保留地将重楼种植和管理技术经验传授给周边的村民,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现场示范讲解,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使村民很快掌握科学种植重楼技术。种下“苦”产业收获“甜”事业二溪村总支书记骆明友说:“覃永兵善于捕捉市场商机,也有发展的头脑,在产业发展中能起好带头作用。我们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会,覃永兵多次给村民讲解重楼栽种、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村民学到不少。”二溪村贫困户熊治贵、雷明华、覃永华等在覃永兵的带动下种植重楼,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摘掉了贫困帽。很多村民在学习掌握了重楼种植技术后,纷纷发展重楼种植,不到一年的时间,二溪村回龙湾片区就发展了重楼80亩,总产值高达万元。通过种植重楼,让村民看到了发展重楼产业带来增收致富的希望。村民覃永凤在覃永兵的带动下种植重楼8亩多,目前,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幸好当初跟着覃永兵选择了种植重楼,这几年发展重楼解决了我家两个子女读书费用和家里的开支,家里还买了辆小骄车。”覃永凤笑呵呵地说。在覃永兵的带动下,年,村里成立了水富县太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有32个村民主动加入成为会员,发展重楼产业。年成立的中药材种植协会也有50余名。目前,在二溪村大山深处,重楼中药材已经逐渐成为村民脱贫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由于覃永兵种植的重楼品质好,声名远扬,云南白药集团有关专家也曾亲临现场对重楼样本进行检测,发现这里的重楼含药量高、质量俱佳,他们希望这里的村民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承诺按市场价格保底回收二溪村重楼成品。十余年来,覃永兵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还带动更多村民走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好路子。种下“苦”产业收获“甜”事业培育苦丁茶换来“甜”事业年,不满足发展现状的覃永兵又从市场里嗅到了发展的商机。他到贵州考察时发现苦丁茶产业发展十分的红火。他自己本就有种植苦丁茶的技术,家里还有几亩苦丁茶资源,当地也有大量的苦丁茶资源。何不把这些利用起来呢?回家后,覃永兵决定在当地流转土地58亩开始育种苦丁茶苗,聘请当地村民在基地打工。为搞好基地建设,覃永兵先后投入30多万元。目前,按照市场价格测算,覃永兵的苦丁茶基地育的树苗产值达万元。“覃永兵这个人勤劳又肯干,头脑灵活,他育种的苦丁茶树苗不仅在云、贵、川内地销售,还卖到上海、浙江、江苏这些沿海城市了。”同村村民董万兵如是说。种下“苦”产业收获“甜”事业苦丁茶的发展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67岁的村民董成俊把十余亩地租给覃永兵,自己也在基地打工,一年能收入1万余元。通过同样的方式,当地一批建档立卡户有了稳定收入。“忙的时候有40多人在基地干活,每人每天工钱元,今年我已经给工人们发出工资10余万元。”覃永兵说。覃永兵说,多年来本地的苦丁茶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却没有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对此,他打算延长产业链,下一步拟建苦丁茶厂,把当地的资源收集利用起来,再进行精细化加工处理,提升品质。覃永兵说有这样的想法也得益于这些年水富市人社、工会等部门多次组织他们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的思想和各种技能有了很大转变和提升。希望未来在大家的帮助下,依靠当地特色产业,通过勤劳苦干,和村民们一起收获更多的“甜”事业。云南网通讯员狄廷秀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