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们将咖啡豆研磨成粉后,里面会夹杂着些黄白色的碎屑。可能有小伙伴也疑惑,这些白色碎屑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的豆子会很多,有的却一点都见不到?不挑掉它,会影响咖啡冲煮出来的味道吗?
咖啡豆的最后一件“衣服”
这些夹杂在咖啡粉里十分显眼的白碎末,其实是包裹着咖啡豆的银皮,也是咖啡生豆在入炉烘焙前的最后一件“衣服”。
前街曾经分享过关于咖啡樱桃的结构,分别是果皮、果肉、果胶层、羊皮纸、银皮以及咖啡豆。如果观察生豆我们可以发现,日晒处理的银皮一般为黄褐色,水洗处理的一般为米白色,呈半透明状体,紧紧包裹着咖啡豆。这层银皮与花生的一样,在烘焙过程中无法承受豆子的过度膨胀,脱离开来。
既然脱离了,那为什么还会有呢?
虽然银皮在烘焙中会脱落,但有些咖啡豆依旧会残有些许银皮,而银皮残存的多寡,与咖啡豆的处理方式有不小的关系。如果你时常购买不同种类的咖啡豆,你就会发现有些豆子中间有条“白线”,而有的却没有。
可以观察前街的下图,两种咖啡豆从表面上来看,最大区别就在于豆中间的“白线”。这是由于咖啡豆在日晒处理的过程中,银皮保留的的比较完整,烘焙时能被一整块剥离,只剩下一丢丢在豆心处。而水洗处理的咖啡豆无法像日晒一样保留完整的银皮,所以烘焙时只会一小块一小块地脱离,中间剩余没有脱落的银皮,就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白线”。
因此,眼尖的小伙伴会通过豆子是否带有明显“白线”,去粗略判断这支豆子是日晒抑或是水洗处理的。
以上是三种不同处理法咖啡豆的横切面,我们不难发现,每种处理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带有银皮,而银皮较多的大概率是水洗豆。
银皮屑会不会影响咖啡风味?
这应该是许多朋友最好奇的一点了,前街烘焙师准备了一大包银皮,话不多说,“银皮全家桶”马上开整!前街将使用手冲、泡茶袋、咖啡机三种方式萃取尝尝银皮是什么味道。(由于没有特意叮嘱要哪种豆子和烘焙度的银皮,所以本次试验为“拼配”银皮。)
手冲银皮:
前街使用1:50的皮水比例,即6克银皮注入克的90度热水。冲煮出来的银皮水,闻起来与玄米茶十分相似,但喝起来更多的是小麦香,虽然整体口感偏薄,但十分柔和顺口。
银皮泡茶:
前街掏出了个一次性泡茶袋,在里面装入3克的银皮,放入杯中注入g95度的热水,静泡15分钟后再开始品尝。浸泡出来的银皮茶虽然不像冲煮的那样飘香四溢,但是喝起来却更像苦丁茶,顺滑可口没有涩感,感觉还不错。
意式咖啡机高压萃取:
由于银皮本身是膨胀、疏松的结构,害怕它在高压下疯狂喷射,因此前街使用分流手柄进行萃取。萃取参数,使用4克银皮,12秒萃取出36克银皮浓缩汁。(多了粉碗放不下,上粉锤都没啥用)
虽然银皮水的流速非常快,但没有像开了水龙头那样一泻而下。从外表上来看,使用这种方式制作的银皮茶要深色不少,与深烘手冲十分雷同。品尝下来,先是一股浓郁的山茶花香,接着是短暂的苦感,吞咽之后的余韵超级持久(七八分钟)。
通过对银皮的三种方式萃取并品尝,结果都趋向一致,银皮所展现的风味几乎都是小麦香、玄米茶感,并没有出现令人皱眉的味道,想象中的涩感也完全没喝到。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咖啡豆残留的银皮,并不会给咖啡带来负面影响,反而可以给咖啡增加更多的层次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