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送别!8月18日著名演员、原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谢园,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
不得不说,每隔一段时间,这样的事情就会发生一件,每一件都让人触目惊心,其中有不少明星、名人,还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等等。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身体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强大的器官,其实很脆弱。你也许不知道,在出现心悸、心前区疼痛之前,心脏病可能会让你的身体发生改变。
这5种情况是心脏病前兆,关键时刻或能救一命
1、恶心、呕吐
如果恶心、呕吐伴随出汗,又不能用消化道疾病解释,医院做一个心电图,没坏处。
2、手指(脚趾)末端粗大
手指(脚趾)末端明显粗大如鼓槌状,皮肤的正常凹陷消失,“鼓槌”底部软组织隆起,周围皮肤发紧、有光泽,这些表现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或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患者。
3、面部浮肿
浮肿是机体细胞外液中水分积聚导致的局部或全身肿胀,与身体很多器官的病变有关。
脸形出现肿胀,脸部肌肉组织松弛,用手指压会出现压痕,压痕部位的皮肤会弹不起来,这些变化可能预示心脏出现问题。
4、脖子变粗
从临床经验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相对较高,这些都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5、耳垂皱褶
耳垂若出现一条连贯的褶皱,多半说明冠状动脉硬化比较严重。它是指起于耳屏间,止于耳垂边缘,成45°角,且长度大于耳垂1/3的斜形褶皱,可见于耳垂的单侧或双侧。
身边有人突发心脏病,这么做救命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数秒钟内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60秒钟就呼吸停止,4分钟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超过10分钟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有人突然倒下,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立即识别并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通气和电除颤)是成功救命的关键。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
夏末初秋如何养心,医生说的这几点你要记牢
1、健康饮食
饮食结构要合理,多吃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胆固醇高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豆制品等。
烹调多用植物油,菜肴少放盐,口味清淡。
2、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压过高不仅会诱发中风而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血脂过高则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硬化常可引发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3、保持情绪稳定
努力做到情绪乐观、随遇而安。脾气暴躁、易发火动怒的人血压波动剧烈,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4、多补充水分
水,是万物之源,人体的利尿剂和血液稀释剂,适当补充水分,可以补充体液,同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毒。特别是对于心脑梗等疾病,平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护好血管,平时可以尝试血管“软化剂”。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记载:蒲公英、苦丁、大麦、罗汉果、甘草等有利于软化血管的食材一起冲泡之后,经常喝很有利于我们降低血脂、改善血流量,其药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蒲公英:增强血管内壁的抵抗力,还有利于帮助我们减少脂质在血管内的堆积,使血液的流通更加顺畅,维持血压稳定;
苦丁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同时还有利于降低血脂、防止血管变“硬”,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
罗汉果:降低血压、促进血管新生,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血管弹性,同时还具有增加血管活性、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古书中的记载和老中医推荐的降脂小食方也是相似的,而下面这款茶包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配制而成的。效果值得信赖,所以推荐大家购买。
心脏是个怕累的器官,生活中所听说的猝死的新闻,大多是劳累过度所导致的“过劳死”。劳累,会伤害心脏,容易诱发心肌梗死,更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所以,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劳累,多休息。
经常反酸烧心?源头找到了!医生教你一招,胃一天天“强壮”
降尿酸的“扛把子”找到了,不是西红柿,若你爱吃,痛风自己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