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到18日,由十月杂志社和遵义市文联共同主办的“春风吹拂茶博会名刊名家看遵义”文化采风活动顺利举行。著名作家金仁顺、乔叶、王十月、石一枫、崔曼莉、宋阿曼、张鹏禹,《十月》主编陈东捷、贵州文联副主席肖勤、肖江虹和贵州作协副主席冉正万等参加活动。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茶文化繁荣、茶产业发展、茶科技创新,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已成为闻名中外的重要茶区。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在这里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此次采风活动主要围绕贵州的茶文化展开,行程涉及的三个县中:湄潭现已简称标准化生态茶园60多万亩,位居全国第一;凤冈县茶叶出口连续三年摘下贵州省第一;余庆县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
在两天的时间里,作家们先后赶赴湄潭永兴万亩茶海、七彩部落、田家沟、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凤冈何坝水河知青茶园、茶海之心,余庆县二龙村等地等地采风。遵义的青山绿水和广阔的茶园景象,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风结束后,作家们还在湄潭兰馨庄园参加了茶文化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当地专家详细介绍了湄潭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故事,并与作家们进行了交流探讨。
《作品》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王十月每天上班都要泡上一杯红茶。他表示自己之前并不太了解贵州的茶,没想到贵州的茶产业这么大,历史这么久远,他也会在自己未来的小说创作中写到爱茶的人和茶文化。
《当代》杂志副主编石一枫也是爱茶之人。在他看来,过去人们的认知里,茶叶主要在东南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贵州的土壤气候很适合种茶叶,大规模的种植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贵州绿色经济的发展。
吉林省作协主席金仁顺十几年前就来过贵州,参加茶主题的笔会。当时就为贵州的茶园之大、茶叶之好感到惊奇。这次来遵义感慨更多。“茶树和林木形成一片绿海,茶叶干净,香远益清。湄潭茶场已经是全国第二大了,茶叶品种应有尽有,翠芽更是茶叶中的翘楚,绿茶里面的精灵。这次还喝了黄金芽和老树红茶,口感惊艳。真是好山好水好茶乡。”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乔叶十年前也到过贵州。遵义也到过很多次。湄潭的茶文化、民俗文化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集中参观了茶海、茶园,到处是茶的风景。在她看来,这么大的产业规模,需要持续的推动。茶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偏向于精神层面的享受,需要用心去品味和感受的雅事。特别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到遵义的茶之美,茶文化之美。
作家崔曼莉平时十分喜欢喝茶,也积累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认识。“可以说我既是个作家,也是个茶人”。通过这次的采风,崔曼莉也了解到贵州的茶严把生态质量关,“非常干净”。在壮观的万亩茶海,她深刻地感受到“一方水土种一方茶。这里好山好水,茶格外清甜和丰富。”几天的采风下来,她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种茶历史的传承,对文化的重视。穿行于茶海之间,路过农家,能感受到茶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她计划写一本跟茶有关的书,“我觉得作为中国的文化人,有责任和义务,研究自己国家的茶文化,去更好地传播它。”
据介绍,本次茶文化采风活动也是第十四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的活动之一。遵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谢国蕾,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第14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田维祥,凤冈县、余庆县、湄潭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采风活动。
《十月》杂志将以“遵义茶乡行”为主题,集中刊发本次采风活动的作家作品,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见证和记录贵州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崭新面貌,展示贵州遵义茶人及品牌企业风采,不断提高和扩大贵州遵义茶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地方经济及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十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