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2/17 20:05:00
遥忆父亲的罐罐茶——谨以此文怀念我的父亲达选正(杏花雨)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茶道的典雅、考究,我确实不敢谈论,只知道中国许多地方都产名茶,龙井、铁观音、碧螺春、毛尖、纯尖,还有普饵茶、苦丁茶等等。可以说,在中国,因茶的普及而不喝茶的人极少。我的家乡在兰州,喝茶之风很盛,我对于家乡喝茶情景的记忆,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而父亲喝茶的情景是我记忆里的第一份珍藏。每天清晨天刚麻麻亮,伴随着几声咳嗽,父亲就准时起来了。一阵劈柴声过后,房顶上便飘起一缕缕青烟。接下来,舀水声,拿杯子声,取茶叶声便朦朦胧胧地传进还睡在大炕上的我的耳中。不用多久,随着一串“唏……唏……”喝茶声响起,父亲便正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那个时代,各家的日子过得都紧巴巴地,人们生活的内容除了吃饭,做工,喝茶,就是睡觉,所以喝茶就成了人们不多的嗜好之一。今天的孩子们和喝惯了铁观音、碧螺春的人们,绝少能理解当时喝茶的情景。喝的茶叫罐罐茶,它的熬制过程恐怕世上再没有比其简陋的了!炕头是一个用废旧小铁桶做的小火炉,炉上架一只熬茶的罐子,罐子可以简陋到一只瓷缸,甚至是一只空罐头盒。茶叶叫砖茶,多出自云南、广西,是一种非常粗糙的茶,外形像砖而足有三块砖大,很难用开水泡开,只有将其放进罐中在炉上熬才会熬出茶水来,炉膛里的火大半烧一壶水,用一小半煨壶旁的一只放好茶叶的小铁罐,慢慢加热,父亲便望着炉内跳跃的火苗,泥雕木塑般的静静等待。待“扑……”的一声水漫进了炉膛内,知道水开了。父亲赶紧把铁罐往旁边挪一挪,用一根筷子小心地搅动罐内的茶叶,然后又把铁罐放到火上,如此反复几次,才将熬好的茶水倒进茶杯里。望着杯中红红的茶水,先小心端起,轻轻吸一口,咂咂嘴,然后才在“唏……唏……”的响声中,开始了喝茶。北方的冬天夜长,正是喝茶的好时节。晚饭罢后,父亲便摆好那套茶具,不久便陆续有人到来,大家围着火炉,喝着罐罐茶,拉着家常,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物质的贫乏,因为有了罐罐茶倒也没让他们觉得日子有多么难过,反而说到兴致处,还有唱有笑,热闹异常,浑身的疲劳和难挨的寂寞都被罐罐茶带走了,每个人的心里也都融进了许多浓浓的乡情!对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随着父亲的离世反而越来越清晰起来了,冥冥中总有一种冲动,想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寻了太久,原来却是那粗拙的罐罐茶!感谢罐罐茶,是它陪伴我的父亲度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感恩我的父亲,是他用罐罐茶样质朴的胸怀养我长大,教我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