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大喝容易导致饮食积聚肠道,郁而化热,容易招致内热,内热炽盛,还易招致外感。此时,就要改变饮食方式,将体内积聚的内热发散开来。那该吃点什么呢?
胡世云医生指点,正所谓“不时不食”,应季野菜——荠菜最当时。早春荠菜不仅充满春日风味,还是清除体内积热的好食材,又不会过于寒凉,伤到人体的阳气。
春节清热食谱荠菜饺子适宜:有怕热易怒、面红目赤、胸胁胀闷、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苦口臭、咽干咽痛、舌红苔黄、大便干结等内热表现的人群。
材料:荠菜克,肉末克,鸡蛋1个,饺子皮若干,酱油、盐、芝麻油适量。
做法:荠菜切碎备用,肉末加入鸡蛋搅匀后,加入荠菜、酱油、盐、芝麻油,并一同搅匀成馅,包入饺子皮内,用清水煮熟即成。
注意:1.荠菜有通便作用,腹泻者不宜食用;
2.荠菜含类似催产素的成分,孕妇不宜食用;
3.体质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
食养提示:1.多吃芹菜、茼蒿、苦菊、苦瓜、荸荠、梨等性凉的蔬果,有助于清火通便。
2.饭前饭后可以喝点绿茶、苦丁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等,清热消食。
生鱼煮汤养脾气美味无法阻挡,然而饱了口福,超负荷运转的脾胃却很受伤。春季是肝气最为旺盛的时期,肝气过于旺盛,更易损伤脾胃。早春乍暖还寒,稍有不慎还会受凉,让喜“温”的胃很难过,胃病患者多有反复。此时最好能够调整饮食,养好脾气。
胡世云医生指点——生鱼能补心养阴、渗湿除热、补肝益肾、养血生肌,老少咸宜。若搭配山药益肺补肾、薏米祛湿、花生补血、陈皮燥湿化痰,健脾之外更有补益功效。
春节健脾食谱花生薏米生鱼汤适宜: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反酸、嗳气、腹胀、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表现的人群。
材料:生鱼1条,山药、薏米各20克,陈皮1块,瘦肉50克,姜片、料酒适量。
做法:1.山药、薏米洗净,陈皮用清水泡软后刮去白瓤,备用;2.将生鱼洗净切段,并放入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后,加入足量清水,再将其余备用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开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注意:1.生鱼偏寒,脾胃过于虚寒者、女性处于经期者,慎用;
2.生鱼属于发物,皮肤溃破者不宜食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食养提示:1.春季养脾气,应减少食用酸味食物,譬如青梅、山楂、葡萄、醋等,避免肝气过旺。
2.适当多食用红薯、南瓜、大枣、桂圆、枸杞、核桃、花生等甘味的食物,以养脾气。
3.多食用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芡实等化湿健脾的食物。
(编辑:麦蔚)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觉得文章不错?点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