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节气今日小暑这民间三宝,你吃对了吗
TUhjnbcbe - 2025/3/14 19:14:00
<

热!热!热!

近期,天津出现持续高温“炙烤”

让人们感受到了“上蒸下煮”的滋味

这种“热得无处躲”的滋味

接下来还会持续

因为——

今天(7月7日)17时21分

我们将迎来节气

这标志着盛夏登场了

小暑

小在开始,而热在突然

每年7月7日或8日

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小暑

节气特征

小暑,不是夏天的开始,却是一年中最炎热时节的开始,虽然此时热气犹小,然而小暑之热,却是有如迅雷之势,让人措手不及的。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桑拿模式”即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暑

小暑三候

一候

温风至

小暑之日“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

蟋蟀居壁

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

鹰始挚

再五日“鹰始挚”,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暑

小暑习俗

“食新”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据说“食新”乃“食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故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晒伏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小暑前后,日照时间最长,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暑

小暑食俗

小暑即将进入三伏天,天气炎热,这一时节,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多食用具有消热利湿作用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豆薏米粥等;可适当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等;尽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品。

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黄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各地经典菜肴几乎都有以黄鳝为原料的。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此时用黄鳝滋补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

莲藕

在夏季空气干燥、补水又不足的时候,常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对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暑

小暑养生

平心静气

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应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少动多静

炎炎夏季,此时,人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

切勿赤膊

当外界温度超过37摄氏度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小暑节气,太阳距地面较近,晴天空气中紫外线含量在一年当中是比较高的,因此赤膊也容易造成晒伤。

小暑来临

三伏天也不远了

天气闷热

消暑解热的同时勿贪凉食

酷暑吃西瓜

或许是整个夏天

最幸福的事了

夏日炎炎

在这个被温热环抱的小暑时节

愿有人陪你纳清凉

愿有人和你一起数星星

......

但惜夏日长

且等清风来

长夏漫漫

愿你能寻一心清净觅一方清凉

编辑

马瑞

综合

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天津中国国家地理微读节气

1
查看完整版本: 节气今日小暑这民间三宝,你吃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