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指缝间流淌着,今天,厚厚的日历又翻到了“芒种”这一页。
“芒种”,对于春耕夏收、夏种秋收的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气。既含收获,又含播种的“芒种”,在二十四节气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往昔种下的种子,迎来了收获,让人们觉得生命的丰盈和饱满,也给人们以心灵慰藉与温暖;人们播下种子,盼望着收获沉甸甸的果实,让人们在磨难后看到希望的种子。
芒种时节,是文人笔下“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田园诗意;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怡然自得;更是农家“插秧割麦两头忙”的紧张。
“芒种忙种,有收有种”,这一“收”一“种”,不仅道出了芒种节气的内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
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江南地区进入梅雨季,湿热弥漫空气,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人们容易疲倦、萎靡不振。
因此,芒种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健脾祛湿,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清淡、锻炼有节、精神调畅,同时谨防中暑、“热伤风”、腮腺炎、水痘、心脏病等疾病发生。
晚睡早起,中午宜小憩
芒种到夏至节气是一年中阳气逐渐浮盛、阴气内藏的阶段,起居上要重视睡子午觉。子时是指晚上23:00~1:00,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属肝经循行之时;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时是指中午11:00~1: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
因此,虽说夏季要晚睡早起,但晚上睡觉时间不应超过23:00,中午11:00~13:00间宜小憩。
补充体液,别乱喝“养生茶”
芒种节气气温高,暑气继升,耗气伤津,所以要及时补充体液,健康饮水尤为重要。当下,各种养生茶成为时尚,简单一点的如菊花茶、苦丁茶、枸杞茶,复杂一些的有养肝茶、解酒茶、减肥茶等。特别是年轻的上班族忙里偷闲,喝“养生茶”以修身养性。
殊不知,茶有茶道,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饮茶,成分越复杂的养生茶,选择更需谨慎。如体胖痰湿较重之人,虽患脂肪肝、高血压,但脾气素弱,不宜常服苦丁茶、菊花茶、决明子茶等,以免伤及阳气;体瘦阴火较甚之人,即使肢冷畏寒,但温补会助火伤阴,肢冷畏寒并非真象,不宜常服肉桂茶、人参茶、桂圆红枣茶等。因此,炎炎夏日喜欢喝茶的朋友不妨咨询一下中医,以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养生茶。当然,养生不必拘于杯盏之间,淡茶为好,白开水最为健康。
清淡饮食,推荐吃桑葚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多食谷物蔬菜瓜果,少食肥甘油腻。特别是芒种时节气候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汗易外泄,耗气伤津,常使人感到身体困乏,没有食欲,出现“苦夏”现象,故饮食更应注重调养脾胃,祛暑除湿,益气生津。
建议多食疏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要多吃瓜果疏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
此外,粥也是夏季最适宜饮食之一,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食用,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
芒种节气还推荐一款时令水果——桑椹,它又被称为“民间圣果”。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孩不宜多吃桑椹。桑椹性偏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鲜食桑椹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未成熟的不能吃。
丰富兴趣畅情志,有氧运动振精神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在精神调养上须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畅达,忌忧郁恼怒,以免伤心伤身伤神。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拥有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机体得以宣畅,振奋精神,通泄得以自如。可有意识地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手工等,可以帮助摆脱心理困扰。
可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在户外可选择清晨或傍晚等阳光柔和的时间段),如自愈晨练、步行、慢走、游泳、球类运动等,不仅能赶走疲乏,还有强壮身体,增强免疫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芒种的节气智慧。真的,我们与其在节气的更迭中,感受时光老去,流年斑驳,不如卸下琐碎无边的心理负荷,去田野里听听布谷鸟的天籁之音,看看风吹麦浪,想想那些朝着它们既定的目标努力生长的花草树木……
也许我们无法长成一支颗粒饱满的麦穗,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就不会忘记自己努力成长的初心。
心中的梦想,是心灵之翼,无论白发是否已经攀延,无论生活开了多少玩笑,我们依旧要紧紧拥抱梦想,努力向着心中的方向翱翔!
以敬畏万物的心,顺应自然的引导,去生活,去体验。
只要忙而不茫,忙而不盲,未来就会有更清晰的方向,生活就会更多元化。
为百姓健康寻找方向为上医专家搭建桥梁世界健康天下无疾上医慈行全民健康工程
期待您的参与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