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快点。”12月14日,在余庆县满溪村金鸡屯周光宁家,余庆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体工作人员正加紧对预售期间售出的多件多斤红金橘称重、打包、装车,总经理张昊看了看手表,“下午2点前应该能全部装车发货。”
当最后一张快递单号贴完,物流车飞速驶往高速公路,3天之内,红金橘将全部送达买家手中。
年,余庆县开始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电商扶贫,把村民种植的优质农特产品由原来的向周边卖,变为现在的“网上全国卖”。
在淘宝特色中国余庆馆、贵农网、京东余庆馆、供销e家、微商城等平台上,余庆县本土的泡辣椒、苦丁茶、霉豆腐、哨溪脆红李、花山猕猴桃等20多个农特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市、区)。在线上销售的推动下,余庆农特产品的脚步越走越远,5年时间,余庆县网上销售农特产品2万余单,销售额多万元,带动线下销售1.2亿元。
“电子商务让产业促进、经济增加、收入翻番,86个镇村电商网点实现了余庆县镇村全覆盖,惠及群众2万余人。”余庆县供销社*委书记、主任谢杰说。
越来越多的余庆村民通过电子商务,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和创新扶贫方式带来的红利,不用自己吆喝、不用自己拖运,在家就能销售农产品。
家住白泥镇哨溪村的种植户何其*,最初种植脆红李7亩,由于品质好口感佳,畅销省内,随后,他又流转土地10多亩种植脆红李,通过电商销售,去年净收入达15万元。
哨溪村种植户李刚种植了10多亩脆红李,今年8月他的脆红李出现了滞销,眼看就要砸在手里,在村“两委”帮助下,联系到余庆供销电子商务公司,以每斤6元的价格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20天就把他家的脆红李全部卖完,他收入13万元;满溪村的种植户何孝余,年通过电商销售脆红李得到了实惠,年把种植面积由4亩扩大到了10亩,今年销售收入达12万元……
越来越多的余庆村民主动参与到电商销售的“洪流”中,走上了致富路。
“果园鲜采+原产地打包+物流进果园的模式,让销售成本最低化、消费者利益最大化、果农利益最大化,减少中间环节,使得余庆农特产品‘出山’成本日益降低,村民和消费者得到了实惠。”谢杰介绍,余庆供销电商公司创建的马邦物流运输公司与安能物流、湘祁物流、陆敏物流等物流公司合作,坚持在全县乡镇往返配送,解决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难题,极大方便了群众销售。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